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
福州老建筑百科 - 回溯千载历史,重建福州记忆>> 百科分类 >> 其他保护身份 >> 规划收录建筑 >> 《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》收录建筑

该分类下有135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"《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》收录建筑" 分类下的词条

以园
编辑:19次 | 浏览:39980次 词条创建者:下九流     创建时间:09-25 23:04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康山里12号,为叶氏家族私宅。原主人叶嘉亨,曾任三都澳福海关关长,为牧师叶颂林之子、梦园主人叶见元之弟。建于1920-1930年间。叶嘉亨以《圣经·创世纪》中“亚伯拉罕以子奉献神”典故命名为“以园”。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、具有朴素英式风格的近代建筑,占地390平方米。建筑建筑装饰较为简单,门窗均不发券,用木百叶门窗;顶部开有数个老虎窗,为一大特色。以园带有院落,门楼仍有“以园”匾额;1970年左右,园内部分地皮被占用建设新村。[阅读全文:]

播捷会馆
编辑:26次 | 浏览:75326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5-20 02:14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天安里巷道西侧的仓前路105号(天安里10号亦有开门),依仓前山地形所建,为北立面五层、南立面三层、主体四层的砖木结构洋楼,系基督教美以美会接待外来人员的场所。原为中式房屋,民国元年(1912)由许文明、陈葵花夫妇捐赠于教会,1915年由美以美会拨款改建为今貌。为纪念许文明、陈葵花夫妇的父亲许播美、陈能捷牧师,建筑取名“播捷会馆”。楼为红砖砌筑,平面长方形,东北角因位于巷口,处理成圆角。建筑造型简约,略呈摄政风格,上有女儿墙,小青瓦四坡顶。2019年修复。[阅读全文:]

上藤路110号
编辑:5次 | 浏览:18549次 词条创建者:暂不留名     创建时间:06-17 17:24

摘要: 原位于仓山区上藤路110号,建于民国时期。从建筑形态及手法判断,应晚于1920年。主体为三层砖木结构、青砖砌筑的建筑,沿上藤路街面为一开间店铺,店后为住宅。建筑整体风格朴素,二层窗的两侧小窗带有弧线造型,窗框、窗棂有木构几何图案装饰,较有特色。根据2005年普查资料,该建筑原为华侨产业,建国后为“临江物资回收商店”,后为直管公房。2020年7月初,因上藤路拓宽被拆除,并在原址西侧不远处重建。[阅读全文:]

万国储蓄会福州分会
编辑:4次 | 浏览:23784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7-03 11:59

摘要: 万国储蓄会福州分会会址位于麦园路20号,为2层砖木结构建筑。1911年9月,法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万国储蓄会,开创国内有奖储蓄之历史。其总会设于上海,在福州仓前山设有分会。1935年停办。[阅读全文:]

思万楼
编辑:26次 | 浏览:56054次 词条创建者:CHI B     创建时间:03-13 18:44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公园路39号福州外国语学校(原三一学校)内,建于1919年,系三一学校部分校友(教师)为纪念第一任校长、英国传教士万拔文(W.S.Pakenham-Walsh)发起兴建,1925年建成。仓山区级文保单位。思万楼为塔式建筑,立面造型呈中世纪罗马风风格。塔楼红砖砌筑,高三层,底层面积较大,二三层缩小,二、三层间有带中世纪城堡碉楼意味的出挑,但出挑非常小,实际上已经退化成装饰性的线脚;塔楼顶层粉刷成白色,顶部女儿墙造型也微带城垛口的意味。塔楼座南朝北,正对学校大门,占地25平方米,高约18米左右,楼顶层悬挂大钟,是爱尔兰都伯林威尔逊公园基督堂所赠,钟为紫铜铸成,直径约1.00米,高1.30米左右。[阅读全文:]

融庐
编辑:13次 | 浏览:45319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04-10 22:14

摘要: 位于巷下路19号(原巷下路37号),为朴素的两层砖木结构西式公寓。建筑平面呈L形,东北角一直平面凸出。建筑主人任氏家族,为福清籍日本华侨。融庐可能亦因此得名(“融”是福清简称)。“城工部”负责人之一、革命烈士任祖光(1926-1948)曾在此居住。[阅读全文:]

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总部旧址附属楼
编辑:13次 | 浏览:74692次 词条创建者:下九流     创建时间:10-02 23:32

摘要: 建于1946年,为三层砖混结构西式楼房,风格朴素,除每层腰线外几无装饰。原为基督教卫理公会年议会办事地点,现为福建省基督教两会(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、福建省基督教协会)所在。[阅读全文:]

脩庐
编辑:15次 | 浏览:80332次 词条创建者:下九流     创建时间:09-23 21:02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东山里1-8号,建于1927年,原为谢为霖(冰心堂哥)产业。建筑占地面积529平方米,为砖木结构的近代西式公寓,高9米,面阔八间(37米),进深三间(15米)。建筑前后有庭院,外围以砖墙,大门开于右隅,门楼有“脩庐”(“脩”通“修”)匾额。脩庐曾经居住过许多名人,如陈伯流(曾任上海金城银行经理、华侨大学校董等)、林涛(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过继之孙)等。[阅读全文:]

龙峰小筑
编辑:13次 | 浏览:30539次 词条创建者:下九流     创建时间:09-26 14:43

摘要: 龙峰小筑位于仓山区龙峰里10号,是一座带有院落的二层砖木结构洋楼,顶部带有一座屋角起翘的中国式阁楼,别具特色。建筑原主人李在祯先生,早年毕业于英华书院,民国时期在邮政系统工作。[阅读全文:]

林雪樵世幼科
编辑:7次 | 浏览:67213次 词条创建者:nenva     创建时间:10-05 14:52

摘要: 位于仓山区亭下路40-44号(40、42、44号),为三层三开间的砖木结构联排式公寓。其中42号一层水泥门额上原有“林雪樵世幼科”墨书。“林雪樵世幼科”是福州近代儿科名医林雪樵开办的儿科诊所;后作为亭下路老年活动室使用。建筑风格朴素,除三层檐下的叠涩线脚和顶部的女儿墙外,没有其他特殊的装饰。从建筑风格推测,建设年代约在1925-1930年间。[阅读全文:]